校內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編號 |
計畫名稱 |
主持人 |
11301 |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Motivation Scale for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
李偉清 |
11302 |
有氧運動訓練合併煙醯胺單核苷酸補充對於糖尿病小鼠之影響 |
徐藝洳 |
11303 |
單槳與雙槳划船員對雙側下肢反作用力的對稱性、及對訓練負荷之影響 |
張淳皓 |
11304 |
負重水袋應用在射箭選手動態熱身之效益研究 |
張維綱 |
11305 |
第2型糖尿病人於中海拔登山之飲食選擇特性 |
錢桂玉 |
11201 |
Development and Cross-cultural Validation of the Langer Mindfulness Scale in Taiwan |
李偉清 |
11202 |
以群體軌跡模式探討身體活動精準預防老人衰弱之相關性研究 |
林彥光 |
11203 |
棒球選手單側慣性阻力訓練介入對跑壘推蹬技術之影響 |
湯文慈 |
11204 |
今天收到早安圖了嗎?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社群軟體中高齡使用者對生命態度之影響 |
葉怡矜 |
11101 |
融合式體育對幼兒園學童平衡能力之影響 |
李偉清 |
11102 |
不同動態伸展運動對於優秀跆拳道選手踢擊動作軸心腳運動學、動力學與肌電圖之影響 |
張維綱 |
11103 |
後疫情時代臺灣幼兒螢幕媒體時數、身體活動及其相關健康發展 |
張芮語 |
11104 |
社區中高齡者肌力強化活動、身體表現與認知功能之關係研究 |
陳麗華 |
11001 |
從那些人到我們這群人-運動社群媒體投入度對忠誠度之研究 |
江亦瑄 |
11004 |
網球運動員參加比賽接觸傳染風險之研究 |
高俊雄 |
11007 |
血流限制訓練對健康成人上肢肌張力及胸大肌厚度之影響 |
張曉昀 |
10901 |
電腦輔助分析最大攝氧量 |
何金山 |
10902 |
Development of a Chinese Langer Mindfulness Scale in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
李偉清 |
10903 |
柔道選手肌力體能分析 |
侯碧燕 |
10904 |
探討低醣飲食合併運動介入對產後母鼠體組成之影響 |
徐藝洳 |
10905 |
Athletic identity and career development in student-athlet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dentity boundary. |
許志文 |
10906 |
伏擊行銷在社群媒體的應用 |
陳成業 |
10907 |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at work enhance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development: The moderating role of job autonomy |
陳龍弘 |
10908 |
參與性運動休閒服務業多階層服務品質模式對於消費者行為意圖及主觀幸福感的影響:關係品質的中介效果 |
黃美珠 |
10909 |
專題導向學習和講述教學材料對體育師資培育學生創意教學行為、認真玩興與學習組織氛圍的影響 |
黃美瑤 |
10910 |
補充奧運金牌菌合併阻力訓練對提升肌肉質量與肌力促進運動表現之效益 |
黃啟彰 |
10911 |
高強度間歇訓練是否能改善記憶力?比較不同運動能力的差異 |
鄭世忠 |
10912 |
以整合與社區應用觀點發展中高齡爆發力測量方法 |
錢桂玉 |
10801 |
以肌電圖疲勞因子評估心肺復甦術之下背痛機制 |
何金山 |
10802 |
休閒動機量表在融合班體育教師背景變項之測驗恆等性檢定 |
李偉清 |
10803 |
中長跑選手補充益生菌OLP-01對提升運動表現之影響 |
張永政 |
10804 |
足外擺姿勢策略使用在不同外旋角度與運動強度的踩踏運動對女性下肢神經肌肉功能之影響 |
張維綱 |
10805 |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Obesity in Taiwanese Adolescents |
陳龍弘 |
10807 |
八週拳擊有氧課程合併大豆分離蛋白增補對於女性體組成與運動耐力表現之影響 |
黃啟彰 |
10808 |
停經後婦女於水中與陸上深蹲動作之神經肌肉與心血管反應差異 |
錢桂玉 |
10701 |
八周複合式訓練對射擊選手穩定性與運動表現之影響 |
何金山 |
10702 |
創造傾向量表在融合班體育教師背景變項之測驗恆等性檢定 |
李偉清 |
10703 |
探討透過單腳著地於傾斜地面時執行支撐動作時對下肢肌群肌肉活化誘發之成效 |
張維綱 |
10704 |
多媒體學習內容對大學生桌球學習認知負載影響之研究 |
陳五洲 |
10705 |
台灣跆拳道與政治意識形態:歷史社會學的分析 |
陳月娥 |
10706 |
社群媒體對臺灣競技運動政策社會接受度之影響 |
陳成業 |
10707 |
Proactive personality edhances changes in employees' job satisfac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
陳龍弘 |
10708 |
運動帝國主義與後殖民主義:台灣柔道歷史與發展 |
黃東治 |
10709 |
員工幸福嗎? 運動服務業員工主觀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
黃美珠 |
10710 |
合作學習模式對學生之問題解決能力動機與運動期望與價值之影響:自我迷戀人格與社會懈怠之觀點 |
黃美瑤 |
10711 |
高脂飲食對於不同有氧運動能力孕後母鼠誘發代謝疾病與肥胖之影響 |
黃啟彰 |
10712 |
女性休閒運動阻礙協商策略之研究 |
葉怡衿 |
10713 |
踝關節不穩定對髖與踝關節在跳躍著地過程動作策略的影響 |
鄭世忠 |
10601 |
調整式同儕教導運用於地板滾球教學對國小資源班自閉症學生動作技能之影響 |
李偉清 |
10602 |
急性健身運動對執行功能之影響:社經地位之調節角色 |
張育愷 |
10603 |
從單腳著地於傾斜地面時之肌電學探討腳踝神經肌肉表現及扭傷預防之道 |
張維綱 |
10604 |
行動學習引導後設認知學習歷程對桌球學習成效之研究 |
陳五洲 |
10605 |
Proactive personality enhances changes in employees' job satisfac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
陳龍弘 |
10606 |
社區中高齡者衰弱症預測因子分析:身體活動、身體組成與身體表現的影響 |
陳麗華 |
10607 |
探討台灣與日本棒球選手季前與季後FMS分數之差異 |
湯文慈 |
10608 |
Sense of Placelessness – A Humanistic Geographic Perspective on Female Identity (無可容身之感 –以人文地理學觀點論女性之身分認同) |
開一心 |
10609 |
中國民族主義與體育運動:歷史社會學的批判性分析(1949-2008) |
黃東治 |
10610 |
天生有氧運動能力高低之小鼠給予高果糖飲食攝取之影響 |
黃啟彰 |
10611 |
高強度間歇運動之超低溫恢復策略對食慾之影響 |
錢桂玉 |
10501 |
我國民間機構贊助學校運動代表隊現況調査興擬訂契約範本之芻議 |
王凱立 |
10502 |
運動型態對氧化壓力之影響 |
李再立 |
10503 |
「腦性麻痺成年人休閒滿意度量表」之編製與信效度衡鑑 |
李偉清 |
10504 |
資訊科技融入體育教學之成效研究 |
陳五洲 |
10505 |
Gratitude and athletes' life satisfac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indfulness |
陳龍弘 |
10506 |
建立不同等級之棒球選手FMS常模特性 |
湯文慈 |
10507 |
臀中肌無力對曾有膝關節慢性疼痛跑者之軀幹偏移與下肢運動學變化的影響 |
黃啟煌 |
10508 |
商業服務E化導入關鍵議題的個案研究 |
黃雲龍 |
10509 |
甜菜鹼補充對力竭性耐力運動誘發發炎反應之影響 |
詹貴惠 |
10510 |
Power of Pedometer~~~以計步器促進身體活動的有效策略與身心效益 |
潘義祥 |
10401 |
我國設置專業運動仲裁機構之可行性研究 |
王凱立 |
10402 |
中小學體育教師融合式體育的教學現況與關聯模式之比較研究 |
李偉清 |
10403 |
運動迷好奇心之概念化、量表發展與驗證 |
陳成業 |
10404 |
害怕失敗對運動選手選手倦怠的影響:應用跨層次模式檢驗動機氣候的調節效果 |
陳龍弘 |
10405 |
美國少數族裔身分建構策略研究--論《偶然生為亞裔人》中消費主義與身分物化思維 |
開一心 |
10406 |
不同深度的冷水浸泡對離心運動引起下肢肌肉損傷恢復的影響 |
黃啟煌 |
10407 |
信用保證貸款對於微小型運動服務企業的經營管理實務創新影響 |
黃雲龍 |
10408 |
品格教育策略融入體育課程對學生情意行為與動作技能表現之影響(原連績性計畫之第三年計畫) |
潘義祥 |
10301 |
更換教練對射箭運動表現影響之研究_POM模型在教練科學的應用 |
王凱立 |
10302 |
網球輪椅之增強性後傾輪的開發 |
朱彥穎 |
10303 |
教學形式、運動期望價值信念和課後身體活動量的關係 |
周宏室 |
10304 |
以平板電腦引導後認知學習歷程對體育學習成效之研究 |
陳五洲 |
10305 |
運動休閒產業人員的挑戰評估形式與工作涉入:挑戰壓力源的調節型中介模式檢驗 |
陳龍弘 |
10306 |
中高齡者健康促進:建立衰弱症預防篩檢模式~以身體組成與身體表現評估為依據 |
陳麗華 |
10201 |
個人與社會責任體育課程模式實施於一般體育課之成效:第五等級遷移之檢驗 |
周宏室 |
10202 |
高強度間歇運動後之心肌生物標記反應 |
張育愷 |
10203 |
感恩與運動員幸福感:以日記研究法檢驗情緒表達衝突的調節效果 |
陳龍弘 |
10204 |
桌球專項體能測試及訓練效益之探討 |
傅麗蘭 |
10205 |
光滑空間下身分認同的流竄性 - 論華美自傳小說譚恩美的《接骨師女兒》 |
開一心 |
10206 |
主動閱讀標記及標記分享探索研究 |
黃雲龍 |
10207 |
輔酶Q10增補與高強度間歇訓練對有氧、無氧運動表現及氧化傷害之影響 |
詹貴惠 |
10208 |
結合行動能力、柔軟度、生物標記建立中年人之衰退指標 |
錢桂玉 |
10101 |
學生知覺教師教學效能與不同教學形式對運動參與的影響 |
周宏室 |
10102 |
體育課程運動教育模式對學生學習動機、行動控制、學習策略與學習表現之影響 |
潘義祥 |
10103 |
足外旋45度擺位腳踏車運動訓練對膝關節罹患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之改善成效 |
傅麗蘭 |
10104 |
韓國體育運動與國家認同:歷史文化與社會 |
黃東治 |
10105 |
以大鼠模式探討運動對西洋參藥物動力學之影響 |
黃啟彰 |
10106 |
單次陸上跑步與水適能課程對停經後婦女之生理、生化及內皮趨化細胞之比較 |
錢桂玉 |
10107 |
大專學生運動員生活壓力之評估研究 |
盧俊宏 |